成立文学社核心组,培养语文学习先锋
2013-04-27 07:38:30| 分类:
语文教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简言之,就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积极为学生提供和创设非常轻松自由的环境。写作和阅读的最佳状态就是写我所想写的东西,读我所喜欢读的文字。而事实上,当前的教育体制大大限制了学语文的这种自由。当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出现的问题是太过于功利,太急于求成。一切都是应试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所以,有才气有灵性的文学苗子往往被无情的扼杀。该如何培养和挽救这些苗子?这里暂不说理论的东西。仅结合班级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具体的语文教学调整措施。
一、每班确定几位对文学有浓厚兴趣,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学生作为优先发展对象,即在身份上确定为文学社核心组成员。七班暂定郑佳莹、陈宣妤等七位同学,八班暂定为包宛灵、潘雨薇等七位同学为核心组成员。这样目标更集中,管理更便捷,可以更好地开展文学兴趣活动。先重点突破,然后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二、对核心组成员进行积极的引导。引导她们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写自己喜欢写的文章。帮助他们消除学习压力带来的顾虑。鼓励她们放下包袱,大胆去追求爱好文学的自由。享受文学带来的快乐。并把提升文学素养作为自己优先发展的个人成长目标。
三、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通过举行文学沙龙、我是小作家评比、班级刊物刊出等活动,搭建立体式的平台,给这些核心组成员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相互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提高,使他们找到合作伙伴和文学知音。通过展示活动,使她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验学习的快乐,并因此获取更大的信心。
四、适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为这些同学举行文学讲座,或者约她们单个面谈,交给他们常用的文学阅读和创作的方法技巧,为她们普及一些文学的常识。更好的帮助他们去进行阅读和写作。
五、布置适量的兴趣学习任务。阅读方面,时间上要求核心组成员平均每天阅读时间40钟,平时每天20分钟,剩下20分钟移至双休日。即双休日每天要阅读一个小时。数量上,要求每学期读完一到两本名著,外加一定量的文学刊物。写作方面,要求出除完成全班性的写作任务外,外加每人每周一篇自由作文,文体、题材不限。
希望通过以上策略的调整,能够弥补之前因为班级管理任务繁重以至疏忽的缺漏。把这些东西晒在这里,就是为了接受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监督。更期待有更多的同学能成为核心组的成员,成为一个文学爱好者。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评论